價格戰愈演愈烈 2018年中國動力電池價格或再降兩成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整車的40%。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動力電池企業作為核心供應商在被迫降價的同時,也要面對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壓力。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7年底動力電池價格較2017年初下滑20%~25%: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價格從年初的1.8~1.9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動力電池組價格從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1.5元/Wh。
三元正極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作為最關鍵部分,正極材料一方面成本占比最大,是動力電池成本下降的主要突破方向;另一方面,正極的選擇也決定了電池的性能情況,如穩定性、能量密度等。
原材料為什么這么貴?
1.正極材料
正極材料占電池總成本的30%~40%,其性能直接決定了動力鋰電池容量上限,是產業鏈的核心部分,其價格走勢的影響最大。
近兩年,三元正極價格仍在高位,磷酸鐵鋰正極有一定下降。未來隨著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三元電池占比不會降,這意味著正極材料的價格還將維持。申萬宏源的研究報告頁顯示,作為原材料的電解鈷價格從2016年以來就基本單邊上揚,近期雖有所回落,但還在40萬元/噸左右。
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看,一方面上游資源漲價階段,議價能力極強,且盈利情況非常好;同時下游電芯企業競爭激烈,降價壓力巨大;因此中游正極廠商將面臨成本上升、銷售價格承壓的雙重壓力,整體盈利困難,東風證券研究所的研究結果顯示,2017 年各正極公司毛利率水平均處于較低水平。業內平均毛利率為10~20%左右。擁有上游資源優勢的公司如格林美的毛利率可達20%以上。
根據鑫欏資訊的統計,自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的2015年以來,只有2016年略微下降,進入2017以后就都在高位。
負極材料產品技術、市場已經十分成熟,龍頭的規模、資本實力優勢愈發凸顯。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16全年國內負極材料產量11.83 萬噸,同比增長62.5%,2015 年中國負極材料產量7.28 萬噸,同比增長42.7%。其中,動力電池帶動人造石墨需求增長迅猛。從產品角度看,石墨碳類負極材料容量已做到360mAh/g,已經接近372mAh/g 的理論克容量,產品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負極產量前三企業市占率過半,龍頭規模優勢凸顯。從競爭格局來看,排名國內負極材料的前三位置的企業分別為貝特瑞、上海杉杉和江西紫宸(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 年,此三家公司國內市場市占率超過55%,規模、客戶優勢突出。
市場集中度較高,人造石墨已經成為目前鋰電負極材料的主流,受益技術革新,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負極材料的研究也逐漸開始,目前已有部分實現小批量生產。
3.電解液
電解液是四大材料中唯一一個產值出現下滑材料,因為其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價格從2017年年初35萬/噸一路下跌至15萬/噸,使電解液的價格從7.5~8.5萬/噸下降至4~6萬/噸。
4.隔膜
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組件中技術含量較高的部分,受三元鋰電快速發展帶動,濕法工藝有望成為主流。未來的隔膜產業龍頭需要具備強大的研發力量、有效專利、資金實力、高端裝備以及創新技術。隔膜平均價格從2016年的4.2元/平方米,下降到3.5元/平方米左右。
被壓榨的企業利潤
上游原材料價格相對堅挺,下游主機廠壓價,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淘汰進程加速的局面業已形成,在一線企業通過技術、規模和價格優勢不斷蠶食市場份額的大背景下,弱勢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似乎已是注定。 實際上,從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的投資擴產項目來分析,加碼動力電池投資的要么是已經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么是有大資本支持的新面孔,規模較小的電池企業擴產步伐明顯放慢。
未來一定是強者愈強的時代,在激烈的價格戰下,2018年底動力電池產品的實際價格可能會比預測中的更低。犧牲利潤搶占市場,在烽煙四起的戰場上,行業洗牌大幕即將拉開。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7年底動力電池價格較2017年初下滑20%~25%: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價格從年初的1.8~1.9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動力電池組價格從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1.5元/Wh。
三元正極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作為最關鍵部分,正極材料一方面成本占比最大,是動力電池成本下降的主要突破方向;另一方面,正極的選擇也決定了電池的性能情況,如穩定性、能量密度等。
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占比
數據來源:璞泰來招股說明書、IIT、光大證券研究所
2017年中國四大關鍵材料(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產值610億元,同比增長62%。正極材料產值占比最大,達71.5%。同時,正極材料產值增幅最大,主要系2017年電解鈷漲幅超過100%,碳酸鋰價格漲幅超過30%,使正極材料價格大幅上漲。2017年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變化
數據來源:鑫欏投資、光大證券研究所
2017年底較年初,磷酸鐵鋰電池原材料成本從453.15元/KWh下降到了385.41元/KWh,降幅近15%;三元鋰電池原材料成本從463.75元/KWh上漲到了545.31元/KWh,漲幅達17.6%。原材料為什么這么貴?
1.正極材料
正極材料占電池總成本的30%~40%,其性能直接決定了動力鋰電池容量上限,是產業鏈的核心部分,其價格走勢的影響最大。
近兩年,三元正極價格仍在高位,磷酸鐵鋰正極有一定下降。未來隨著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三元電池占比不會降,這意味著正極材料的價格還將維持。申萬宏源的研究報告頁顯示,作為原材料的電解鈷價格從2016年以來就基本單邊上揚,近期雖有所回落,但還在40萬元/噸左右。
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看,一方面上游資源漲價階段,議價能力極強,且盈利情況非常好;同時下游電芯企業競爭激烈,降價壓力巨大;因此中游正極廠商將面臨成本上升、銷售價格承壓的雙重壓力,整體盈利困難,東風證券研究所的研究結果顯示,2017 年各正極公司毛利率水平均處于較低水平。業內平均毛利率為10~20%左右。擁有上游資源優勢的公司如格林美的毛利率可達20%以上。
部分公司三元材料毛利率
資料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2.負極材料根據鑫欏資訊的統計,自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的2015年以來,只有2016年略微下降,進入2017以后就都在高位。
負極材料產品技術、市場已經十分成熟,龍頭的規模、資本實力優勢愈發凸顯。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16全年國內負極材料產量11.83 萬噸,同比增長62.5%,2015 年中國負極材料產量7.28 萬噸,同比增長42.7%。其中,動力電池帶動人造石墨需求增長迅猛。從產品角度看,石墨碳類負極材料容量已做到360mAh/g,已經接近372mAh/g 的理論克容量,產品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負極產量前三企業市占率過半,龍頭規模優勢凸顯。從競爭格局來看,排名國內負極材料的前三位置的企業分別為貝特瑞、上海杉杉和江西紫宸(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 年,此三家公司國內市場市占率超過55%,規模、客戶優勢突出。
市場集中度較高,人造石墨已經成為目前鋰電負極材料的主流,受益技術革新,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負極材料的研究也逐漸開始,目前已有部分實現小批量生產。
3.電解液
電解液是四大材料中唯一一個產值出現下滑材料,因為其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價格從2017年年初35萬/噸一路下跌至15萬/噸,使電解液的價格從7.5~8.5萬/噸下降至4~6萬/噸。
4.隔膜
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組件中技術含量較高的部分,受三元鋰電快速發展帶動,濕法工藝有望成為主流。未來的隔膜產業龍頭需要具備強大的研發力量、有效專利、資金實力、高端裝備以及創新技術。隔膜平均價格從2016年的4.2元/平方米,下降到3.5元/平方米左右。
被壓榨的企業利潤
綜上所述,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總體并未呈現大幅下降趨勢,這讓動力電池價格下降的幅度不高。2017年,各動力電池企業毛利迅速下降,最重要原因就是價格下降而原材料成本堅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價格走勢,對2018年的市場行情做簡單預測。
縱觀2017全年,磷酸鐵鋰電池原材料成本小幅下降,三元鋰電池原材料成本漲幅明顯,若算上產品生產成本(人力、能耗等),動力電池企業的毛利潤將收到不同程度的擠壓。若按照20%的降幅保守估計,2018年底,磷酸鐵鋰電池的售價可能將到達1160~1240元/KWh,而三元鋰電池(NCM523)的售價可能將到達1120~1200元/KWh的水平。
上游原材料價格相對堅挺,下游主機廠壓價,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淘汰進程加速的局面業已形成,在一線企業通過技術、規模和價格優勢不斷蠶食市場份額的大背景下,弱勢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似乎已是注定。 實際上,從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的投資擴產項目來分析,加碼動力電池投資的要么是已經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么是有大資本支持的新面孔,規模較小的電池企業擴產步伐明顯放慢。
未來一定是強者愈強的時代,在激烈的價格戰下,2018年底動力電池產品的實際價格可能會比預測中的更低。犧牲利潤搶占市場,在烽煙四起的戰場上,行業洗牌大幕即將拉開。
上一篇:因4大理由 博世宣布放棄自制動力電池單體
下一篇:大盤點 動力電池行業一周新動態
此文關鍵詞:
2018 中國 動力電池 價格 降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