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理系統市場正成為新能源汽車新藍海
一方面,全球主流車企越來越重視提升電動汽車的整體效率,并通過溫度控制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而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際上來看,特斯拉、寶馬、大眾、通用等車企巨頭都開始在電動車型上加大整車級熱管理的關注力度,而在國內,北汽、比亞迪、廣汽、吉利、威馬、蔚來等自主品牌和新勢力車企業也都緊隨其后。
另一方面,相較于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新增了電子水泵、電動壓縮機、電子膨脹閥或四通閥等組件,由此也將帶動一大批國內外零部件企業瞄準于這塊新市場跑馬圈地。
在上述背景之下,高工電動車網獲悉,目前包括大陸集團、博格華納、博世、翰昂在內的大多數國際零部件巨頭正加速搶灘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而三花智控、銀輪股份、奧特佳等國內零部件供應商也正在通過收購等方式全力布局。
其中,大陸集團明確表示其熱管理系統將于2019年底在中國本土化量產;而博世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重點項目,目前其許多熱管理部件已廣泛應用。
現階段,市場上大多數新能源車所用的熱管理技術主要以降溫冷卻為主,且未實現各系統間的集成發展。但是未來,空調系統、動力總成和電池溫控系統等將融合,集成一套合理利用的車內各部件冷熱源的解決方案,即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集成系統。
一直以來,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長期被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際巨頭壟斷,而國內企業主要在空調、發動機冷卻系統等細分領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上還較少具備集成設計能力的熱管理系統總包商,而純粹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集成系統也未真正應用。對此,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分析認為,國內企業有望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掌握一整套的熱管理系統集成方案,以乘機突圍。
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對整車的續航、安全及電池壽命等有直接影響。在新能源汽車高增長的帶動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面臨了巨大的機遇。
“相對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更為復雜,相關部件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上述業內人士補充表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達56.4億元,增量市場空間為34.4億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
根據高工電動車網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主要由電池熱管理系統、汽車空調系統、電機電控冷卻系統、減速器冷卻系統等四部分組成。
相對于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新增了電子水泵、電動壓縮機、電子膨脹閥或四通閥、冷卻板及制熱系統(熱泵或PTC系統)等組件。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傳統車整套熱管理系統(空調+發動機冷卻)價值量約2225-2445元,而純電動車的熱管理系統由于增加了一系列組件,其價值量約為6625-6825元(其中泵閥+PTC超3000元),大約是傳統車的3倍左右。
總體來看,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屆時,電子水泵、電動壓縮機等零部件企業也有望迎來巨大的發展潛力。
不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技術的挑戰。相對于傳統汽車的熱管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管理對象從座艙延伸到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領域,其功能也由單純的降溫延伸到保溫、制熱等等。
國內外零部件企業摩拳擦掌搶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高增長的趨勢下,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尋找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的機遇,以提前搶占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制高點。
目前,包括大陸集團、博格華納、電裝等國際廠商紛紛“聞風而動”,加快切入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并相繼發布新產品。
與此同時,包括三花智控、奧特佳在內的國內傳統熱管理企業同樣也在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例如三花智控制不僅推出了電池冷卻器、電子膨脹閥等零部件配套產品,還全力研發熱泵空調系統等等。
一直以來,傳統汽車熱管理市場主要被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際巨頭壟斷,而國內企業主要在空調、發動機冷卻系統等細分領域布局。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主要被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際巨頭壟斷,但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我國傳統零部件企業有望突破瓶頸,成為熱管理系統集成供應商。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尚處于發展初期,國內外企業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有業內人士分析,從技術方面來看,包括電裝、法雷奧等國外傳統熱管理供應商仍占重要優勢,但從成本及反應速度來看,國內傳統熱管理供應商卻更占優勢。
行業現狀:尚面臨諸多挑戰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正由“分立式”走向“整體統籌”的方向發展,即將空調系統、動力總成和電池溫控系統融合,集成一套合理利用的車內各部件冷熱源的解決方案。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技術尚不成熟,系統集成化發展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目前國內主要的汽車熱管理零部件企業大多數從近三年才開始逐步供應新能源熱管理產品,同時大多數企業僅掌握部分領域的熱管理技術,且技術尚不成熟。為此,市場上還較少具有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集成設計能力的總包商。
另一方面,現階段市場上大多數新能源車所用的熱管理系統主要以降溫冷卻為主,主要有風冷、液冷、直冷(制冷劑直接冷卻)三種方式,純粹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尚未真正應用。
根據高工電動車網了解,目前效率與成本較低的液冷和風冷(空氣冷卻)是最常用的熱管理方式,例如寶馬i3、華晨寶馬之諾、特斯拉等均采用液體冷卻技術,而北汽、眾泰、吉利等國內廠商上市新車的電池包大多采用空冷,且在熱管理系統中基本還未加入加熱方案。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熱管理系統對部件的功能提出了更高核心的要求,不僅要求降溫,更要求部件保持溫度的均衡性。
總體來看,新能源熱管理系統尚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尚不成熟,市場格局還未確立,但是卻處于市場爆發前夜。
為此,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自主優秀零部件企業唯有依托傳統熱管理的技術優勢,加大核心技術研發,以逐步從單一熱管理零部件供應商提升至系統集成供應商。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高工電動車網獲悉,近期大陸集團就發布了新能源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由系統控制策略、電池冷卻液與加熱回路、電動傳動系統冷卻液回路、冷卻液回路、制冷劑回路、加熱通風與空調系統等6大部分組成,可讓多余的熱量和動能反向補償回整套系統當中,實現多余熱量和動能的二次利用。
另一方面,相較于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新增了電子水泵、電動壓縮機、電子膨脹閥或四通閥等組件,由此也將帶動一大批國內外零部件企業瞄準于這塊新市場跑馬圈地。
在上述背景之下,高工電動車網獲悉,目前包括大陸集團、博格華納、博世、翰昂在內的大多數國際零部件巨頭正加速搶灘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而三花智控、銀輪股份、奧特佳等國內零部件供應商也正在通過收購等方式全力布局。
其中,大陸集團明確表示其熱管理系統將于2019年底在中國本土化量產;而博世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重點項目,目前其許多熱管理部件已廣泛應用。
現階段,市場上大多數新能源車所用的熱管理技術主要以降溫冷卻為主,且未實現各系統間的集成發展。但是未來,空調系統、動力總成和電池溫控系統等將融合,集成一套合理利用的車內各部件冷熱源的解決方案,即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集成系統。
一直以來,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長期被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際巨頭壟斷,而國內企業主要在空調、發動機冷卻系統等細分領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上還較少具備集成設計能力的熱管理系統總包商,而純粹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集成系統也未真正應用。對此,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分析認為,國內企業有望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掌握一整套的熱管理系統集成方案,以乘機突圍。
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對整車的續航、安全及電池壽命等有直接影響。在新能源汽車高增長的帶動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面臨了巨大的機遇。
“相對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更為復雜,相關部件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上述業內人士補充表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達56.4億元,增量市場空間為34.4億元。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
根據高工電動車網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主要由電池熱管理系統、汽車空調系統、電機電控冷卻系統、減速器冷卻系統等四部分組成。
相對于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新增了電子水泵、電動壓縮機、電子膨脹閥或四通閥、冷卻板及制熱系統(熱泵或PTC系統)等組件。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傳統車整套熱管理系統(空調+發動機冷卻)價值量約2225-2445元,而純電動車的熱管理系統由于增加了一系列組件,其價值量約為6625-6825元(其中泵閥+PTC超3000元),大約是傳統車的3倍左右。
總體來看,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屆時,電子水泵、電動壓縮機等零部件企業也有望迎來巨大的發展潛力。
不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技術的挑戰。相對于傳統汽車的熱管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管理對象從座艙延伸到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領域,其功能也由單純的降溫延伸到保溫、制熱等等。
國內外零部件企業摩拳擦掌搶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高增長的趨勢下,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尋找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的機遇,以提前搶占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制高點。
目前,包括大陸集團、博格華納、電裝等國際廠商紛紛“聞風而動”,加快切入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并相繼發布新產品。
與此同時,包括三花智控、奧特佳在內的國內傳統熱管理企業同樣也在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例如三花智控制不僅推出了電池冷卻器、電子膨脹閥等零部件配套產品,還全力研發熱泵空調系統等等。
除此之外,高工電動車網注意到,近幾年,國內針對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的并購、合作案例也不斷增加,或與國際企業開展合作,或收購市場上良好的標的拓展汽車熱管理系統業務。
國內部分企業的布局及產品配套情況
一直以來,傳統汽車熱管理市場主要被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際巨頭壟斷,而國內企業主要在空調、發動機冷卻系統等細分領域布局。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傳統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主要被日本電裝、法國法雷奧等國際巨頭壟斷,但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我國傳統零部件企業有望突破瓶頸,成為熱管理系統集成供應商。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尚處于發展初期,國內外企業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有業內人士分析,從技術方面來看,包括電裝、法雷奧等國外傳統熱管理供應商仍占重要優勢,但從成本及反應速度來看,國內傳統熱管理供應商卻更占優勢。
行業現狀:尚面臨諸多挑戰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正由“分立式”走向“整體統籌”的方向發展,即將空調系統、動力總成和電池溫控系統融合,集成一套合理利用的車內各部件冷熱源的解決方案。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技術尚不成熟,系統集成化發展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目前國內主要的汽車熱管理零部件企業大多數從近三年才開始逐步供應新能源熱管理產品,同時大多數企業僅掌握部分領域的熱管理技術,且技術尚不成熟。為此,市場上還較少具有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集成設計能力的總包商。
另一方面,現階段市場上大多數新能源車所用的熱管理系統主要以降溫冷卻為主,主要有風冷、液冷、直冷(制冷劑直接冷卻)三種方式,純粹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尚未真正應用。
根據高工電動車網了解,目前效率與成本較低的液冷和風冷(空氣冷卻)是最常用的熱管理方式,例如寶馬i3、華晨寶馬之諾、特斯拉等均采用液體冷卻技術,而北汽、眾泰、吉利等國內廠商上市新車的電池包大多采用空冷,且在熱管理系統中基本還未加入加熱方案。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熱管理系統對部件的功能提出了更高核心的要求,不僅要求降溫,更要求部件保持溫度的均衡性。
總體來看,新能源熱管理系統尚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尚不成熟,市場格局還未確立,但是卻處于市場爆發前夜。
為此,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自主優秀零部件企業唯有依托傳統熱管理的技術優勢,加大核心技術研發,以逐步從單一熱管理零部件供應商提升至系統集成供應商。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高工電動車網獲悉,近期大陸集團就發布了新能源汽車集成化熱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由系統控制策略、電池冷卻液與加熱回路、電動傳動系統冷卻液回路、冷卻液回路、制冷劑回路、加熱通風與空調系統等6大部分組成,可讓多余的熱量和動能反向補償回整套系統當中,實現多余熱量和動能的二次利用。
此文關鍵詞:
熱管理 新能源汽車 新藍海